加盟熱線(報名顯示):
400-****-875加盟熱線(報名顯示):
400-****-875加盟熱線(報名顯示):
400-****-875當今社會,傳感器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,大到航天工程,小到燈光照明,都有傳感器的身影。一般來說,傳感器是將物理參數,例如溫度、速度等轉化成可測量信號的設備。其分類方法也比較多,例如根據測量屬性有溫度、壓力、流量、位移、生物、氣體等等。
在智能家居領域,傳感器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,通過傳感器,智能設備可以“感知”周圍環境動態,并據此做出各種反饋動作。
以智能鎖為例,人臉識別提前喚醒和移動偵測,都依賴傳感器的感知能力。同時,由于傳感器種類比較多,所以即使相同的功能,不同廠家采用的傳感器可能不一樣。
本期內容,一起盤點下,智能鎖上的那些傳感器。
紅外傳感器
紅外傳感器一般分為主動和被動兩種。其中,主動式紅外原理是利用紅外線發射器按照一定角度發射紅外線,接收器按照一定角度接受信號,感應距離是按照發射和接受角度確定的;與之相對的被動式紅外傳感器,不向外主動發出紅外信號,而是被動檢測附近人體的紅外輻射。被動式紅外傳感器就是業內常說的PIR。
紅外傳感器結構簡單,經濟性高,反應靈敏,可應用于近距離物體檢測,在智能鎖上的應用非常普遍。匯泰龍V5pro、GMT T7系列、VOC T20 Max等產品,應用的就是該傳感器。
毫米波、超聲波
雷達檢測時代到來
近幾年,業內也開始出現了許多智能鎖,搭載了雷達傳感器。需要說明的是,雷達種類非常多,不同功能鎖使用的雷達不盡相同。因此,在智能鎖領域,許多廠家雖然使用的都是雷達,但種類、頻率各不相同。小編整理了一些廠家的產品信息,發現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類型:
毫米波雷達
毫米波雷達是指波長在1~10mm的雷達,其波長介于微波和厘米波之間。主要原理是發射不同頻率的電磁波,并接受反射信號來測量物體距離。智能鎖領域常用的是60Ghz(波長5mm),個別使用的是24GHZ(波長1.25cm)。
相比紅外檢測,毫米波雷達在探測距離、精度上有了提升,同時,由于發射的是電磁波信號,所以抗干擾能力比較強。
超聲波雷達
超聲波雷達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超聲波發射裝置向外發出超聲波,再由接收器接收返回的超聲波時,通過多普勒效應計算距離。
許多人對超聲波雷達可能不熟悉,其實生活中常見的汽車倒車雷達,一般都是超聲波雷達。其檢測距離最大一般在2.5~5m以內,最小在25cm~35cm,一般不超過10m。
超聲波雷達擁有靈敏度高、抗光線等干擾強等優點。飛利浦DDL708-FVP、小米M20、鹿客S50F等門鎖應用的就是該傳感器。
除了以上之外,在智能鎖行業應用比較廣泛的還有5.8G雷達,該雷達采用多普勒原理,抗干擾能力強,功耗低,經濟性高。例如德施曼Q5M Plus使用的就是該傳感器。
另外,激光雷達在智能鎖領域也有應用,有著較高的測量準確度,但同時,激光雷達造價比較昂貴,應用較少。
綜合以上可以看出,不同的傳感器各有特點,有的更具性價比,有的測量距離更遠,有的抗干擾強。一般來說,廠家會根據成本以及對產品的定位等因素,選擇合適的傳感器。
人臉和移動偵測共用傳感器
是大勢所趨嗎?
在一款人臉視頻鎖上,除了移動偵測需要傳感器進行逗留抓拍等功能喚醒之外,3D人臉識別鎖宣傳的無感解鎖,也需要傳感器進行配合。所以按照常理來說,一個傳感器對應一個模組,例如凱迪仕K20 Pro Max,在前面板中下部內置AMS半導體激光雷達傳感器和一顆PIR人體偵測感應器,其中,AMS激光雷達的作用是,在人體距離門鎖1米時喚醒人臉識別功能;PIR感應器的作用是偵測門外人體情況。
▲AMS半導體激光雷達和PIR人體偵測感應器
但其實,有業內人士反饋,大多數情況下,一把鎖上,人臉和移動偵測使用的傳感器是同一個。另有專業人士指出,理論上來說,3D人臉和移動偵測不應該使用同一個傳感器。因為移動偵測一般采用探測距離比較遠的傳感器,能檢測較大范圍物體的移動;3D人臉一般采用探測距離在1m內的傳感器。如果兩者共有一個傳感器,例如遠距離傳感器,那就可能出現3D人臉功能被頻繁喚醒。這種情況常發生在用戶家住在沒有電梯的老校區的低層。
根據筆者所知,針對這種情況,業內也出現了比較統一的解決方案,就是在自家的APP上,用戶可以對3D人臉和移動偵測的檢測距離進行調節,一般是遠、中、近三擋,也有具體到米的調節。
▲左側為人臉檢測距離調節,右側為移動偵測距離調節
據悉,在智能門領域,采用家庭直供電的產品,一般使用雙傳感器方案,其中人體感應采用熱釋電紅外傳感器(被動式傳感器的一中),人臉檢測距離采用雷達傳感器。
綜上所述,目前,智能鎖行業對于傳感器的應用非常多樣化。不同廠家,甚至同一個廠家的不同系列產品,其使用的傳感器也不盡相同。未來,隨著傳感技術的發展,或將有更多傳感技術應用到智能鎖產品上,推動產品的智能化發展。
最后,你覺得智能鎖移動偵測和3D人臉識別喚醒共用一個傳感器,是大勢所趨嗎?
聲明:凡來源標明“智能鎖網”的文章版權均為本站所有,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,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;所有未標明來源為“智能鎖網”的轉載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均不代表本網立場及觀點,“智能鎖網”不對這些第三方內容或鏈接做任何保證或承擔任何責任;如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在內容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相關產品
相關閱讀
智能鎖3D人臉和移動偵測共用傳感器,是大勢所趨嗎?
2023-08國際大品牌松下再發智能鎖新品:支持可視貓眼+3D人臉識別
2023-11硬核實力派!德施曼3D人臉大屏智能鎖Q50FMax,哪些功能驚艷了你!
2023-093D人臉識別,耶魯智能鎖兩大智能貓眼新款重磅上市
2023-063D人臉·刷臉即開 | 櫻花3D人臉識別大屏貓眼智能鎖DZ-F19Pro 新品上市
2023-05必達發布智能鎖新品F3 Pro X:3D人臉、高清大屏、新增指紋定位設計
2023-033D 結構光 + 全自動:小米人臉識別智能門鎖 1789 元起大促
2022-11獲獎公布 | 德施曼3D人臉大屏智能鎖Q50FMax,刷臉開門,可視大屏?。ńY尾有驚喜~)
2022-10凱迪仕K20-F測評:行業老大的3D人臉識別智能鎖新品,究竟怎么樣?
2020-11德施曼麒麟R8“刷臉”亮相各大機場高鐵站,二代3D人臉智能鎖迅速引爆中高端市場!
2020-10